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獲奬的《老虎》




(星島日報 報道)香港四歲兒童揚威海外畫展!兩名四歲本港兒童於第三十八屆捷克 利迪策國際繪畫展中獲得大獎,其中父母開畫室,從一歲起習畫的四歲兒童劉見之,以一幅《老虎》畫作,展現兒童獨有的純真角度,獲評委一致好評,勇奪大獎。另一位獲大獎的四歲陳敦彥,以《鳥語花香》為題的畫作,展示出自由奔放和熱烈的氣氛而獲獎。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22/3/i5tb.html

`````````````````````````````````````````````````````````````````````````````````



從手提電話附有電子遊戲到手提電子遊戲機面世,在公共場所鮮有聽到小朋友興致勃勃的不停地發問問題和開開心心的唱著歌謠,又或是玩猜謎語的聲音。

社會的進步和家長都期望孩子比別人的優秀,大多數的小朋友小小年紀都已經很繁忙,除了上學外都被安排各式各樣的學習課程、比賽。

童心和童真會隨著年齡褪色,別讓它們悄悄溜走啊!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一顆激動的心






「世博開幕日激動人心」

我們都看到一幕幕激動人心的畫面:排隊進場被搶位的人、分派門票被圍困的義工、搶不到中國展館門票的人、被推倒的公安人員、維持秩序的義工、獲派不同時段門票的一家人;他們同樣有一顆激動的心。

從畫面上看是「讓中國人丟臉!」這個情景,實在的是他們都愛國,搶的是中國館的門票。大家都知道開幕日是一眾媒體的焦點,他們無意掩飾他們的率直的真性情。有些人利用五一假期的空檔老遠的來看世博、為的是看中國展館,怎能不搶門票把握時間呢?

以上的理由能讓我們原諒他們「讓中國人丟臉!」嗎?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地鐵穿梭—只需十五分鐘



翻開免費派發的報章,看到一欄是麵包的優惠券,在剪下時使我想起在地下鐵路車廂曾見過…………。

在太子站進入車廂的一位男士,一手挽著公事包一手拿著雜誌,站好了位置開始翻開手中的雜誌,一頁頁的翻看,在中間的部份停了下來,從公事包外層取出一把剪刀把那頁的下半部份剪下,這時坐在他面前座位上的乘客離座準備走出列車車廂,他坐下來後在外衣口袋拿出信封和筆把表格、信封填寫完畢,接著把表格放進信封,然後從公事包內拿出記事簿,取出郵票並在公事包外層拿出一瓶膠水把郵票貼上和把信封封口,然後不慌不忙站起來走出車廂。

由看雜誌到把信弄妥的過程只需十五分鐘左右,這男士不但手法熟練而且工具一應俱全。根據上述的條件計算,這封郵件在他出閘口的時間應該在站內的郵筒寄出了。假如這是一張以先到先得規則索取禮品表格,這件禮品一定是他囊中之物了!

以上的情景的結論是否:
「事事準備充足、把握每個機遇,迅速行動、目標早日達到!」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最好的禮物



沒有不離不棄的母親不行!沒有自己的毅力也不行!

------------------------------------------------------------------------------------------------------------

曉鋒自小患「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肌肉隨年月不斷萎縮,全身只剩手指能稍微活動,12歲的他已要用輪椅代步,靠筷子敲打電腦鍵盤做功課、做研究。

去年以一級榮譽畢業的曉鋒隨即在理工大學 任項目助理,並獲香港電訊管理局 資助40萬元研發為機場旅客及遊客以短訊提供資訊的系統。8個月後的昨天,曉鋒在台上發表他的中期研究成果,預早為媽媽送上母親節禮物,並把功勞全歸於她,「多謝你一直以來的照顧,不論日頭夜晚都照顧我,無論點辛苦也沒放棄」。

昔日陪伴兒子上課下課的劉媽媽,自從曉鋒脫離學生生涯後,她繼續陪伴兒子上班下班。26年來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劉媽媽只淡淡然說﹕「日子過得好快,不是很辛苦的事。」她又說,兒子得到現在的成就,「最大功勞都是他自己」,她亦視之為「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08/4/hwb7.html



沒有父親的體諒不行!沒有自己的努力也不行!

------------------------------------------------------------------------------------------------------------

梁子宇在27歲已在國際科學舞台上取得成就,他父親感到榮幸﹕「27歲有此能力,實在無懈可擊,我也很佩服他!」

「在(兒子)14歲時,我開始覺得他內心有點東西,像是發揮不到出來……投考中學,我們在玻璃門外看著他考試,但他一直無落筆,什麼都沒有寫過。」梁治西說,他發現子宇在校門前無聊用腳踢草地,踢足一年,踢了一個如原子彈爆炸的大洞,他便用一年時間慢慢引導兒子,發展其潛能。

學校體育教師反映子宇跑步也會跌倒,他便叫教師透過拋沙包遊戲重新訓練其手腳協調,又找人教兒子打籃球,「他想學功夫,我教他蔡李佛,建立自信,將自我帶回來!」媽媽希望他學鋼琴,他卻討厭得很,寧選色士風,未料初學時,被「教師罵他罵到什麼尊嚴也沒有,他卻不放棄,死吹死吹,吹出興趣和感情來」。

梁治西說,自己沒有教導子女,只是引導他探索自我,故子宇自小已被送到寄宿學校讀書,希望他能在沒有父母影子下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他只要知道,世界無論多困難,父母一定支持」。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02/4/hsl3.html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蝸居縮水



近來鄭汝樺局長忙個不了,由 “ 無蝸居 ”  到 “ 縮水樓 ” 都是她的範疇。

由 “ 無蝸居 ” 到 “ 縮水樓 ” 也是我一個朋友的故事。

兩個孩子漸漸成長需要多一點私人空間,仙妮和丈夫決定遷出家姑的二百呎公屋單位另覓居所,由於家姑的公屋單位住戶名單包括她的丈夫,因此不能即時申請公屋,即使申請輪候的時間亦很長。租住私樓後租金上揚,終決意申請房協的樓宇,因坊間都說房協的用料較佳。

計算了首期和每月的供款,揀選了一個面積三百餘呎的單位。拿鑰匙收樓的日子到了,雖則實用面積只有二百五十多呎左右,還是可以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夫婦從此有了屬於自己的蝸居,一家人都非常興奮。

進了單位一看,“ 天啊!怎麼地方這麼細小?實用二百五十多呎? ”。縮水的面積令仙妮夫婦大失預算。眾多的業主經歷數月的追討,房協解釋是外牆在建造時加厚了,令實用面積減少並願意應業主要求作出讓步。最終仙妮更換了一個實用面積三百餘呎的單位。

仙妮的事使我學會怎樣看樓宇的示範單位。仔細打量各項擺設的尺寸,進入單位後試試像默劇演員在屋內走走,睡房的床……,進入每一間房間都試把房門關上,才會發現…………(("o"))。




難解的問題




「不論是復建居屋還是由房協興建資助房屋,均是利用公帑補貼,而且待單位落成已滯後幾年,故並非有效方法;反而賣地由地產商建屋較實際。」「雷鼎鳴又指,現時市民的訴求主要是樓價太高而未能置業,故政府應對症下藥,如短期內可考慮活化居屋,更快釋出單位而不用等建新樓,長遠而言則要增加土地供應。又指前幾年根本無人願意買居屋夾屋,土地供應少才出現爭買居屋的情況,「不要經常有錯誤的想法,由地產商起樓樓價一定會升,其實亦都會跌,只要增加土地供應便可,地產商也不會獨沽一味建豪宅,如果多人想買細單位,他們不供應只是自己同自己作對。

建築師學會會長鄺心怡亦認為,興建居屋與否應先考慮本港是否有足夠用地,因能夠供給發展各類資助房屋的用地始終有限,若要興建居屋,必定「分薄」可供興建公屋的用地。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06/3/hvcg.html

`````````````````````````````````````````````````````````````````````````````````

推高樓價是土地供應?
拍賣土地的競投價?
地產商訂價?
建材成本上漲?
富裕的買家或是非用家的炒賣樓宇人士?
開發土地供應會否被指破壞環境呢?
土地拍賣價低會否影響稅收而需要加徵其他稅項?
銷售欠佳的樓房怎會不減價?
沒有理想的利潤地產商怎會大興土木?
“無殼蝸牛”會否願意選擇遠離現時生活社區地點的居屋?
居屋落成的時候,市場樓價回落,無蝸居人士會否選擇居屋呢?
在高價買入樓宇的人士會否上街?




纜線被拔了



十歲的小文放學回家發現上網的纜線被拔掉,遍尋不獲。媽媽告訴他是爸爸拔掉並帶走了,為的是他開始考試,應該用多一些時間溫習。爸爸放工回家看到小文一聲不響的樣子,想他必是對纜線被拔的事不滿;晚飯後小文躲進房間,爸爸走進房間卻看到他在乖乖地溫習感到奇怪,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媽媽的功勞。

媽媽給小文讀了這一小段新聞報導

「政府建議修例提高酒後駕駛的罰則,引入三級制,按酒精超標程度決定可判停牌期,首次定罪而超標嚴重者由最高可被判停牌 3 個月加重至 2 年。不過,有業界批評三級制令司機誤以為 “ 飲得多才罰得多 ” ,倡議無論飲酒多少,首次定罪應被判停牌。」

還對小文說:「有了賊人才需要警察、司機超速駕駛才需要設置偵察的雷射槍、扣分和停牌制度;沒有醉酒的司機就不用吹氣測試,吹氣測試不能減少醉駕者,只好修例加重刑罰。」「沒有犯法的人怎麼需要立法?臨近考試你還是忙著上網玩遊戲,爸爸也只好拔掉纜線。你能夠自律便不需要拔掉纜線,對嗎?」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為什麼要禁止?



「高等法院去年裁定非四面圍封的酒吧及店舖不算室內範圍,免受室內禁煙條例監管。律政司其後就室內定義申請上訴至終審法院。」

小時候曾被手拿香煙的行人炙傷了手肘,現在仍留有香煙炙傷的疤痕,自此我對手拿香煙的人特別注意。

以往在食肆常留意座位附近有否吸煙的食客,盡可能不與他同坐一桌;有些煙民吸煙時會自覺地把手拿燃點的香煙置於桌下,避免影響同桌的食客;在行人多的地方把香煙燃點的一方置於自己的手掌內,以防炙傷別人造成爭執。

在非圍封和非人多密集的地方,煙民能自覺自律不影響別人,我會投一票贊成。

畢竟吸煙有害健康,家人都希望你們身體健康啊!想一想為什麼要禁…?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請辭?公投?



由於知識水平不足,我對政治文化又不甚理解,由五區請辭到五區公投卻聯想到………請辭和公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陳太太是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婦,上有丈夫的父母親,下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要照顧,每天由早餐,午餐到晚飯及家中的大小物品供應多年來都是她的工作。

現在老爺和奶奶年紀大了,訴說牙齒衰退,吃的飯要軟、肉要碎,菜要燘煮才能吃。孩子長大了,對媽媽買的生活日用物品有意見,“牙刷的刷毛太硬,沐浴液比肥皂好、衞生!洗頭髮加護髮素的好,床上用品的圖案多俗氣。”

陳太太煮飯菜時應老人家的要求,買日用品時就依照孩子喜好。一星期後,丈夫問:「為什麼近日你煮的菜都帶黃?牙刷的刷毛怎麼是軟的?」。孩子吃飯時候問;「是甚麼牌子的米飯軟得像糊?今天又是吃肉餅。」。老爺問:「為什麼浴室裡面沒肥皂?」。奶奶問:「怎麼床單上沒有花朵?」。

陳太太想:“日用品都給他們每個人買,牙膏三支、沐浴液一瓶花香中性、一瓶乾性皮膚,老爺的肥皂。洗髮液油性和中性各一瓶,護髮素;浴室可沒位置放那麼多。同一桌飯菜分別煮,我那來時間休息啊?”“可否請辭?來一個公投?”






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地鐵穿梭—請讓坐給…



每天上、下班、上學及放學的時間不單是路面交通繁忙時段,地下鐵路的車廂內總擠滿了乘客。經過一天的辛勞,乘客都想在擠擁的車廂內找個座位坐下來。

某天在太子站的月台進來了一對夫婦,丈夫推著嬰兒車,妻子抱著約六、七個月大的孩子,車廂座位不多,乘客擁擠的站著,這位太太幸運地遇上一位體諒他人的女士,這女士讓出她的座位給這太太,妻子抱著孩子坐下,丈夫也把嬰兒車靠攏過去。

列車到了樂富地鐵站,坐在這太太旁邊的乘客離座走出車廂,太太立刻望向丈夫並示意他坐下來,丈夫把嬰兒車一轉就坐下了座位;禮讓座位的女士就站在他們的面前,這對夫婦並沒有想過給這讓位的女士一個座位。

我不知道這女士會否感到不值,只知道 “ 請讓座給有需要人士 ” 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