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公家的東西




「這裏所有東西都是公家」
【明報專訊】

李懿亦直言,「這裏所有東西都是公家」,而最為她欣賞的,是每天開例會為大小事宜商議達成共識,「這裏超出
現實生活,即使幾百人同意一件事,有一個人不同意,都要傾得成為止,這裏每個人都很同意這種生活概念,但現
實生活中,根本沒有這麼多時間可以做到」。

`````````````````````````````````````````````````````````````````````````````````

看了上文「這裡所有東西都是公家」,想起很多公家的東西………。

過往工作的公司裡添置了微波爐,為方便眾同事加熱飲品、飯餸。那天加熱午餐,打開微波爐門一看,不知是某同
事何時把奶茶加熱溢瀉了一走了之;某日,微波爐內飯粒四散、餸汁班班,這位同事想必然是「速閃」離開現場。

雪櫃也是公家用的東西,有同事放置鮮奶,汽水及其他飲品,鮮奶和汽水等飲品都有人私自分享了;也有同事暫放
雪糕於冰箱,翌日雪糕不見了。偶爾雪櫃發出異味,由於鮮奶過期無人問津。

環觀公家的東西 – 公園長椅的污漬、公廁內的一團糟,公共巴士上層車廂後排座椅上的紙巾,座椅下的食物渣滓和
棄置的膠袋,更甚是汽水罐或水樽,這些樽、罐在巴士行駛中遊走座椅下。

使用公家東西的人沒公德,公家的東西………(("_"))!!!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馬蹄蘭

                  

馬蹄蘭              

         


  這是在 YB 升級前沒法完成的繪圖稿,沒有動態的繪圖,終用小畫家完成了。((*o~)))








「騙」父母心



前一天朋友接到母親的來電,話筒傳來抖顫的聲音:「亞萍,你快啲打電話俾你亞哥,我搵唔到佢又搵唔到你老豆,你搵到佢快啲話我知呀。」亞萍:「咩事呀?」,母親把事件告知。

亞萍聽罷立刻致電給大哥,對方的電話一直沒人接聴,只好留言「非常緊急,即覆。」,心想:「亞哥平時唔會唔聽電話嘅喎。」亞萍打電話給妹妹看會否知道大哥的去向。


此時電話響起,話筒傳來大哥的聲音:「咩事搵得我咁急呀?」

亞萍:「你點解唔聽電話呀?媽咪接到電話,第一次係財務追數,媽咪無答佢就收線,跟住電話再響,對方有兩把聲,一接聽就聽到其中一把聲閙 “ 想死呀,收線 ”,另一把聲大叫   “ 媽咪,我架車出左事,你快啲救我呀 ”,媽咪就問佢有無事,未聽到佢答,又聽到把惡聲講嘢,媽咪就收線打俾你,點知又搵唔到你,咪嚇到口都顫晒打電話叫我搵你囉!」

大哥:「我今日放假,啱啱落街無帶電話,返嚟先知你搵我。咁!我搵媽咪同佢定驚先喇。」


上述都是騙徒看準了父母心,雖然朋友的母親心有懷疑沒有即時受騙,但也心裡焦急找尋兒子。與父母同住的子女也不能時刻向父母親報導行踪,老人家在慌亂的心情和緊急的一刻未能聯絡上親人下,怎會不受到欺騙。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踏進演奏廳




第一次踏足大會堂演奏廳是在少年的年代,當日欣賞的是中樂樂團的音樂會,源於一位年長的朋友的熱心推介。她對國學興趣甚濃,閒時習二胡、太極,看國畫展。我們在音樂會演奏時間開始前的二十分鐘踏入大會堂演奏廳,進場前,她先向我們略述一些作為觀眾要注意的態度、行為和場內的守則。


首次觀看音樂會作為新丁的我,進場入座後環視四周,雖然仍是進場時間觀眾們都是輕言低語或垂首閱讀場刊等待音樂會開始。隨著燈光漸暗,場內廣播音樂會即將開始,並提示在場觀眾應守的規則,即時音樂會場內鴉雀無聲,觀眾都屏氣凝神在音樂台上。


對中國樂曲一竅不通的我,朋友已在開場前提示,不懂樂曲是否演奏完畢,無須急於拍掌,免得令台上演奏者和自己尷尬。第一節音樂完結,場內仍有些未入座的座位,我回首卻見進場口原來站立了一些遲到了的觀眾,他們在樂曲演奏進行中都靜靜地站立在入口的梯級上,等待樂曲完結後才入座,避免對樂曲演奏者和其他觀眾造成騷擾。


這一場中樂音樂會不但使我對中樂和作為觀眾的態度有初步的認識,還有明白了觀眾對場所規則的遵守是對演奏者的尊重。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觀眾到了那裡去?



早前看到博客於畫展展期完畢後,上傳展品的相片與博客朋友分享,文中感慨展期內人流稀少。

感慨的一句話,使我再次想起那一次,到浸會會堂看的一場音樂表演。

外甥女學習古箏也有一段時日,我鼓勵她多些參加一些公開表演,從中獲得更多表演經驗、同時也能夠觀摩別人的演奏技巧。當日她是以學校名義參加作為表演者,首次獲得她贈送門票,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情進場。這是一場午間音樂會,進入觀眾席時四下環顧,座上約有八成的觀眾。

音樂會開始,表演者全是學界的代表,在座觀眾不乏家長和親友。在每一項表演結束,總是有些觀眾離開座位,起初我想那些是表演者和家長,他們離座是到了後台作表演準備;隨著每項表演節目結束,觀眾人數不斷減少,方才想到那些家長在孩子表演項目完結後和親友都離開了會場。

幸好最後的一幕是大合奏,台上的表演者在演奏完畢後,仍可獲得台下那一成多的觀眾的掌聲。

當日看完音樂會我就曾慨嘆:「這音樂會是怎麼的一回事?」,心裡有些疑問:「家長鼓勵孩子學習的只是音樂?或是他們都事忙?」,「現在的音樂會觀眾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