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特約稽查



三數月前的某天與長輩茶叙後順道到附近屋邨商場逛逛,商場的店舖都是近年漸漸消失的個體戶 ﹙個體戶這名稱曾流行一時,意指獨資經營者﹚,我對這些商舖頗有好感,皆因商品的種類有別連鎖店舖外、價格也較合阿煩的消費能力。


今年的雨水多,阿煩念念不忘一雙穿了多年、價廉物美的波鞋,幾年前上街時鞋底甩脫只好棄掉,這雙波鞋是在商場的流動擺賣攤位買的;一個寒雨的日子在街上經歷傾盆大雨,回家脫鞋時發現它竟然只是鞋面濕了,襪子和腳還是乾乾爽爽,化費一百大元的鞋真是超值。後來買了一雙涼鞋,由於是 PVC 仿皮質料也能在雨天穿,它的缺點是鞋底薄、尺碼不足令微微超出鞋底界外的腳趾沾濕,需要抺乾水份或清洗才會感到舒適,早幾月前鞋踭崩掉了


朋友和同事問:「要防水,近年興水鞋,有好多款啦!咁都唔啱你。」「無錯!真係唔啱我,諗到我對腳板底不論夏天冬天都出汗,要隻腳乾爽唔濕先至得,如果濕咗同對水鞋捽捽下連皮都捽甩啦。」「著襪囉!」「哈!唔可以日日著,又唔可以著足一日,諗住索汗,試過買腳趾襪著,一日啲腳趾罅就已經有啲痕喇,日日換襪,幾日就又痕又有味,咪唔再諗。」


話說回來為何標題是「特約稽查」


當日進了商場,左右顧盼,左邊一間鞋店的櫥窗內,有一雙合意的涼鞋…阿煩對涼鞋鍾愛,無奈腳形問題,不是任何款式都合穿,近年潮流回轉選擇也多了。店舖內,兩位中年店員似是夫婦檔,老闆正在招呼顧客,老闆娘站在櫃枱側,櫃枱後是貨倉。進店後阿煩在開放式的櫥架上稍作檢視,合意的那雙尺碼未能試穿,遂拿了旁邊同款的一隻試穿。


老闆問:「啱唔啱呀?啱、攞對新嘅俾你。」

阿煩:「我想要黑色嗰對。」
老闆:「哦!」轉身對老闆娘說:「黑色 39 號。」
阿煩接過鞋穿上,走了幾步…﹙感覺﹚“唔錯!足碼、幾好著。”
老闆問:「啱唔啱?」「呢對係健康鞋嚟架,呢個牌子好好著架。」
阿煩:「我要呢對。」
此時,帶同小孩的顧客正完成交易,同時間阿煩想起了錢包內沒有足夠現金付款,要向店外家人求救。
老闆問:「要唔要膠袋?」
阿煩:「等等!我出去搵人先。」走出店舖外走廊尋救星。
回頭看見老闆手拿鞋盒瞪眼呆站著,家人替阿煩付款,阿煩從孭袋拿出環保袋,老闆即時笑著接過布袋放入涼鞋,邊交給我邊說:「嚇死我!忽然叫我等等走去叫人,以為你放蛇捉派免費膠袋呀!見到你攞環保袋出嚟先至知唔係。」
阿煩:「哈哈!唔好意思,嚇親你添,上嚟經過樓下嘅提款機要排隊,諗住唔一定會有嘢啱,咪唔撳錢囉,點知就係咁啱。」

當日正是膠袋收費開始後數天,難怪老闆對阿煩起疑心,老闆曾遇過顧客因要收膠袋費發嚕囌。老闆:「唔係我唔想俾,法例要收,有咩辦法,我驚被人告吖嘛!」


歸根究底是過往對保護環境的知識不足,經過多年的資訊教育,現在仍有人濫用。假若人人都能自律又何用立法收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