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思前、想後




【明報專訊】近年屢有行山者失蹤或傷亡,但市民安全意識仍低,民安隊去年出動54次攀山拯救,發現多達三分之一求救者違反安全原則單獨行山,部分更連地圖也不帶;何偉石強調,無論初學者或有經驗者,也不應獨自行山,他建議行山最少6人同行,「萬一有人遇意外,也可有一兩人陪伴照顧,其他人可一起到其他地方求援」。他又促請行山者勿過分自信,出發前應把行程及預計回程時間告知家人和附近警崗。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25/4/jcgy.html

上月底11名市民冒雨到黃龍石澗玩樂,結果黃色暴雨下被山洪所困,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雖成功拯救眾人脫險,但一名服務隊隊員因拯救期間與強風角力,致手部輕微脫骱。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25/4/jcgz.html

`````````````````````````````````````````````````````````````````````````````````


早年在政府部門宣傳行山樂時,一窩蜂的三五成群行山人士當中也包括了我的朋友,她平常不做運動被朋友邀往西貢行山,結果三小時多的行程她用了五小時才完成,雙腳疲累痠痛了整整一個星期,現在說起行山猶有餘悸。

行山活動中我們曾經遇過山路被長長的草叢遮掩,要側身一邊走一邊用手撥開才能通過;在山坡往下走時前面出現兩條泥路,我的朋友觀察路面情況和方向,確信泥路是被雨水沖刷而成,決定走路旁的草叢小徑,最後安全下山。我的朋友小時候已經喜歡上山下海,所以對上述的情況能作出分析未至迷路。

有一次在一小段需靠旁邊的樹藤作輔助攀登的斜坡,一群二十歲左右的年青女生正一個接一個的走上這斜坡,走在中間的一個女生不懂得怎樣走上去,在坡上的男生距離較遠和在她前面的女生未有施以援手,只是用吶喊式的說話鼓勵她向上走,我們看在眼內從她身旁走過去,我拉著她的手並告訢她如何一步一步地走上坡去。

假若我們想想自己和朋友的體能,然後才決定行山的路線,留意天氣變化、注意安全,行山才有樂趣,拯救隊不需要出動才是好事啊!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雞姓人頭痛 網上為孩子徵名




【明報專訊】「我姓雞,小孩該叫什麼名字?」內地近日有人在網上「求救」,希望徵得孩子的名字,結果得到「雞蛋」、「雞低批(GDP)」、「雞肋」、「雞器(機器)」、「雞德肯(「肯德雞」倒轉)」等讓人啼笑皆非。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27/4/jdtb.html

`````````````````````````````````````````````````````````````````

想起古人既有「聞雞起舞」,讓孩子的名叫「明(鳴)樂」 – 雞明樂
「曉明(鳴)」 – 雞曉明
「晨喜(起)」 – 雞晨喜
「喜曦」       – 雞喜㬢
「曦明(鳴)」 – 雞㬢明

還不錯吧?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無限的愛



獲安排入讀海外名牌大學的青年,畢業回港兩、三年後竟仍經常失業:「父母不斷找朋友介紹工作,但他不是嫌人工不夠高,就是嫌工作不夠尊貴,每次做一、兩個月就辭職。」還有一些大學畢業生,總要父母催迫,才願意找工作。

擬代買樓   讓子女收租過活


曾有青少年被上司責罰後,母親代為致電辭職,並質問上司為何責罵兒子。

有父母甚至擔心子女將來無法養活自己,已計劃為他們買樓,即使發展不到事業,將來父母不在他們仍能「收租過活」。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04/23/izvl.html

------------------------------------------------------------------------------------------------------------

節錄上述的報導足以證明《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父母本著愛兒女之心,事事都為他們安排,處處為他們著想,為他們鋪上一條平坦的人生路、籌謀將來。學走路的孩子踫過痛了才懂躲閃和向前看,跌倒的孩子哭了才懂得如何站起來,才懂平衡的方法;如果父母不嘗試放開扶持他們的手,他們怎麼能夠自己站起來,依賴的心只會使他們無法建立信心。

成長的路欠了自信心,該怎麼辦?長憂九十九的是誰?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為誰活化工廈




【明報專訊】約20多名自然活化合作社成員參加七一遊行,希望政府立即停止活化工廈政策,爭取藝術空間自治。成員年華表示,活化工廈政策令缺乏財力的藝術工作者遭逼遷,令原本聚集的藝術群體四散,「政府政策讓藝術工作者無法生根,租用政府的地方也是動物園式的管理,譬如要求我們幾點要開門,我們需要真正關心藝術的政策。」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01/4/iy6u.html

港府正構思以活化工廈政策,支援六大產業發展,即未必只限於創意產業。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工廈可塑性很高,像房委會改變石硤尾工廠大廈,成為創意藝術中心,雖有人指位置不佳及有其他問題,但從硬件來說,工廈的可塑性的確很高,尤其位於交通方便的鐵路沿線範圍,如觀塘、新蒲崗等。

她坦言,倘工廈改變了非工業用途,可能變成商業用途,這樣的話可能供應會突然增加,對價格有衝擊,因此假如有些地產商有意見,都可以明白。《香港經濟日報》

http://hk.realestate.yahoo.com/090909/300/3ih2g.html


上述兩則報導引發了我一腦子的問題:

活化工廈支援六大產業是為了增加就業機會?
租金價格衝擊是上漲還是下調?
活化後政府會否立例管制用途?
誰是最大的得益者?租戶?業主?就業人士?
政府和市民關心些甚麼?




是錯?是對?



【明報專訊】3年前屯門蝴蝶村一男童墮進水池,保安員被指「只報警不救人」,男童最終溺斃,昨日又發生類似事件。深水埗公園一名持拐杖的八旬婦疑在水池邊歇息時,不慎跌落水深僅及膝的水池,保安員得悉後疑沒有即時落池救人,報警後等候消防到來,老婦由消防員到場救起,送院證實不治。

一般而言,拯溺或拯救行動必須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去執行。

港九拯溺員工會總幹事郭紹傑批評保安員做事非常僵化,「水池只有約1呎深,一般人有常識都會落池救人啦!」「如感到自己救人會有危險就不應拯救,但今次很明顯知道水池並不深。」他認為即使保安工作外判,政府亦應向保安員發出指引。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01/4/iy77.html

`````````````````````````````````````````````````````````````````````````````````

新聞報導當日的保安員受事件影響情緒需休假。救人的事她是否有心無力?

一些公司都有其工作的指引給職員遵守,很多人都只會做份內的工作,多做了不一定有功,每當發生事情都會作出調查責任問題,若職員是按本子辦事則可免負上責任而被懲處或免職。

近年興起的問責制或多或少影響管理人員的心態。保安員按公司的指引保住了工作,保安公司保住了合約。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問題在那裡?



康文署發言人稱,該署人員最近一次在三月三十一日檢查該樹,當時該樹的生長情況並無異樣,其樹冠、枝幹、主幹及樹根表面,都沒有異常或腐爛的迹象。該樹倒塌後,署方從露出的泥土及樹根的底部發現部分根部的生長呈不健康狀況。綜合現場所見情況,認為該樹受天雨影響,泥土被沖走,加上樹冠大量吸水,增加重量而倒下。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視察該樹後指出,該樹根部嚴重腐爛,已沒有足夠的根部抓住泥土,他認為大雨只是加速倒塌機會,並非引致倒塌主因,其判斷與康文署說法不相同。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28/3/iwfh.html

------------------------------------------------------------------------------------------------------------

近年發生一些大樹倒塌令途經市民受傷及死亡的事件,各方都希望避免事情再發生。我家裡的紫蘿蘭於去年開始出現嫩葉腐爛、已經澆水但是葉子仍是向下垂,翻土一看出現了根腐情況。

問題在那裡?



看下圖以往盛放的花朵,如今……。現在每看到它有上述的情況就把它用水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