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熄燈一小時節省能源



核電廠爆炸令我們關注核電的供應是否必須,今早從廣播電台節目中講者的言論中得知,開發各類電力供應都會存在一些引致災難的風險,建議我們節省電源減少對資源的需求。

不論居所是租還是購買,在我們取得新居所時都會把它粉飾一番,燈飾就是其中一項,有人安裝美麗的水晶燈、射燈、花式燈飾等令居所大放光明,使用的燈泡數量多了消耗多一些電力。

我家裡安裝了一盞燈在飯桌的天花上,款式是六個微向外伸像花朵的燈飾,出現了兩次同一位置的燈泡爆開事件,幸好沒有造成損傷;看來並非巧合,是否燈泡製造的問題?拿出剩餘的燈泡包裝看,才發現自己一直沒注意說明,上面寫著只適用於直立式的燈頭,我是使用不當才出意外。詢問水電師傅意見,他說縲絲頭的燈泡或會造成接觸不良引致燈泡爆開。

現在這一盞六枚燈泡的燈飾除用上了省電燈泡外也只安裝了四枚,看上去是不太雅觀,事因在夏天的日子坐在燈下感到陣陣的熱力迫人,才醒覺當日選擇燈飾時沒想到燈泡多了、用電也多了、熱力也增加的問題。

朋友的經驗比我更可怕。某天晚上正躺在沙發看電視,視線有感燈光有異,眼光剛移到吊在天花的吊燈,說時遲那時快,吊燈俯衝落下在她躺著的沙發上,可幸那一邊是她放腳的位置,本能地立刻把腳縮開,還幸沒有被打中頭部,當時只是她一個人在家裡,若被擊中,後果難料。

這吊燈墮下的原因,原來是使用的燈泡火力太大,熱力在燈罩內無法散發,日積月累把掛線熔化。這事件她大嘆用了火力大的燈泡既要多付金錢,還要陷於危險的邊緣。

我們追求美好舒適的生活,家中都有各種各類的耗電產品,要做到節能真是談何容易,但是節省電源的同時也可為我們節省金錢,讓我們都出一分力吧!



危難中的抉擇



日本的災難事件中,有留守核電站繼續搶修的盡責二百名員工,有留下三百三十名病患者自己逃亡的醫院員工,也有在危難中照料陌生人食宿的家庭,在面對交通、流動通訊癱瘓、食物和飲用水貨源供應短缺下仍然可保持秩序井然的市民;這些都是在危難中人性的各種不同表現。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這句話不假,我們從一些新聞報導都曾看過,夫妻因不能共患難而離婚。夫妻的關係如此親密也會因故而分開,處於危難的人各自逃命是否過錯呢?誰人能保證在災難到來的一刻自己一定會作出無私的行為呢?

面臨災難的抉擇有人選擇留在當地義務工作,有商人顧慮到日本本土嬰孩需要奶粉供應而作出暫停入口,並作出休業三月作為支援。輻射對食物供應的影響,相信會是日本民眾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

下面節錄報章的部份內容。

【明報專訊】有港人在日本災後只顧搶鹽搶日貨,亦有人寧願犧牲小我來照亮他人。一名在日本福島工作多年的香港人,災後沒有逃亡回港,更在收容所擔當義工,每天為災民送上溫暖的愛心飯餸;也有香港的日本奶粉專門店,沒有趁機發「災難財」,更索性關店3個月,把倉內 3000 箱奶粉全數轉運至災區應急。小市民和小商戶都發揮出人性光輝。

他在信中說,這是「一生人最痛苦的抉擇」,「我公司將會斷貨。亦會令一直支持我們天翼堂的父母失望,但這已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陳又說,天翼堂對日本嬰兒用品生產商投下了信任票,不單沒從日本撤資,更在送貨無限期押後下,電匯了所有貨款予對方,「我明白這決定將會嚴重影響我一家人的生活,但我信任日本的生產商」,他在信末又鳴謝太太「算妳無運行了,嫁著我,我看妳有排捱窮了」。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23/4/nexp.html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災難的餘波



地震、海嘯、輻射發生的地點是日本,這災害的威力不但對日本人民有很大的影響,原來對鄰近的中國人民和香港的市民都有著非常的影響。

中國、香港由三月九日開始出現「盲搶鹽」情况,事件成了國際新聞。這些行為不但暴露我們的知識水平,也增添了自己要多付金錢購買物品的情況。我們的樓價己被外來的資金炒高,奶粉也因搶購加價。搶購物品誰是得益者?今天看報導食鹽搶購潮已不再出現,可是價格已經上漲近兩倍。我們不是希望物價指數回落的嗎?為何我們不想想推高物價的是誰呀?

這災害給一些有心人帶來機會,網上有看準香港人愛吃日本魚生的人攪名為悼念活動收入場費外,還設置捐款站,捐款多於10元入場費可獲減免。你相信這有心人的動機嗎?捐款是幫助災害中的日本人民嗎?

還有類近的銷售輻射探測器,團購價180元是真的能夠探測輻射量嗎?
真意料不到災害掀起的搶購潮禍延長者和小童,令他們情緒不安。有八歲以下的小童因父母買「撲」奶粉而擔心災難降臨需要輔導。是否我們的智慧、知識和心理素質出了問題?這些行為令童真也搶去了。

日本核洩的情況還影響香港的樓宇買賣,指標屋苑睇樓量下跌,減價出售增加,還有買家要求增附加條款“倘核洩殃及本港造成傷亡便可取消合約。”這附加的條款顯示我們從災害學懂了保障自己、還是失去長居香港的信心?

現在我們並未真正處於災害中已經出現上述狀況著實令人擔憂,假若真的發生,情況會怎樣?

------------------------------------------------------------------------------------------------------------

看看在災難中的日本人民如何守望相助陌生人

【明報專訊】「我不會驚恐得流淚,而是被他們的行為感動流淚」,葉秋亭和太太黃桂香被困日本 地震災區宮城縣石卷市6日5夜,得日本家庭無私收留,不僅分享僅有的糧食,臨別時更怕二人捱餓送上飯糰餞別。「一定會再去日本!探望收留我們的日本家庭,多謝他們」,兩人周四平安返港後接受明報記者專訪,心懷感激地說。

經歷大地震和海嘯,日本人依然很有秩序。收留葉氏夫婦的永澤家,一家四口,有兩個分別9歲和7歲的兒女,危難中收留了包括葉氏夫婦等5人。「他們當我們如家人般看待,斷水斷電斷糧,又買不到食物,他們吃什麼我們就吃什麼,大家都一樣吃半碗飯,對我們好照顧。他們守望相助的精神,我們非常佩服」。

〔以下網址是報章的有關報導〕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8/4/nbep.html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8/4/nbeq.html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8/23/nbfx.html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8/3/nbgi.htm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8/23/nbfh.html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8/4/nbdu.html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搶購



日本的地震、海嘯,核電廠爆炸,香港早前己出現搶購奶粉、日本的海味、碘。

家中的鹽需要添購,午飯後到超市才知道今天是鹽被搶購一空。到附近的街市店舖看看也是一樣的答案;途經街市另兩家鋪的人的對話:「黐線架!啲人買去深圳賣呀,成十蚊斤喎。」

回家的路上聽到一位亞叔手提著一袋米和餸菜對踫上的街坊說:「啲鹽賣晒、連豉油都賣哂呀!都唔知有無攪錯架!」

中國人的腦筋真靈活,這麼細微都想到了,一點也不自私,把想到的事情說出來和大眾分享。若然我這小女人具備這優點,該在發放消息前先儲備再來賣它一個滿堂紅。“唔!搶購就有價,明天該是搶購……………。”。

在地震、海嘯、核電廠爆炸後,急於等待救援的日本災區市民面對尋親、食物短缺、電力、天氣、輻射等問題,他們還未出現搶購、奔逃的狀況,在安穩的香港卻出現這樣的情況,真教人…………。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災害



日本地震繼而海嘯,令人回想起早年的大災難,今日的畫面上是沿岸海浪衝上岸上,把船隻、車輛、房屋淹沒並沖走,把核電廠等水電等設施破壞,並未如上一次人們爭相走避的場面震撼,實在的情況又是否一樣呢?雲南盈江三月十日的地震與日本的是否相連呢?

看見這些天然災害都會感到人的渺小,我們努力為開拓能源建設的核能發電,同樣會為我們帶來輻射禍害。天然的災害我們無法對抗,但人為的卻經常地發生。

看日本的市民他們是如何忍耐交通的情況,購買必需品的態度,銷售的店舖並未出現加價或被搶購。在知悉的情況下,堅持要出發到日本旅遊的人士可想到會否增加他們物資短缺情況和交通上的壓力呢?

雖則在國與國的紛爭上我們還是要向他們的人民學習。


`````````````````````````````````````````````````````````````````````````````````

以下是節錄的一段報導


曾在日本留學 的前新聞主播張宏艷, 1995 年親身採訪神戶 7.2 級大地震,當年已體會日本人面對災難的人文素養。張宏艷認為,日本民族宗旨是「顧全大局」,「日本人每做一件事,也會考慮對其他人的影響,例如人們不會在地鐵講電話。日本人顧全大局的心理質素久經訓練,在天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除了自救,亦不忘救人。」她認為,因為日本人「顧全大局」,世人才看到他們在災難面前不屈並守望相助的光輝人性。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2/4/n6rq.html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角色



由小丑的故事引起的聯想……

我有一位嬸嬸很喜歡看電影,她對一些演小角色的演員名字都能念出來。她說:「電影中的配角就像酒席的醬芥,不能缺的,沒有他們就欠缺了一些味道。」

最近的一個電台節目訪問電視藝員楊證樺,事由在頒獎禮上監製李添勝公開稱讚他對角色演出的認真態度,在劇中他飾演一個日本軍官的角色,他為演出努力學習日語,把那九句日語對白操練得純正而流利,他佔的戲份只是幾分鐘。

的而且確這一齣電視劇的成功是一眾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劇中惠英紅飾演的老婦,她手持枴杖、腿部微彎、腳步遲緩的一舉一動演得維俏維妙。只要演技出色,主角和配角都會得到賞識。

我曾看過一段文章是一位現職為餐廳侍應的女士吐苦水,她希望能晉升或轉換行業當文員,不願意當待應這個職位,可是由於學歷的原故未能轉職文員而生活在不愉快當中;這女士不願意當侍應的原因是她為生活才選擇這行業。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是為生活而工作的,為什麼別人可以開開心心地工作呢?

各行業的任何職位都是社會所需而存在,若自我把職位劃分貴賤,這樣的心態又怎麼能夠開心地工作,同樣做一項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也是不會開心的啊!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小丑的心



小丑看來是一個很低微的角色,總是在表演節目的交替時段出場來逗樂觀眾,你或會說小丑是一個沒有性格的人,他們只會做一些滑稽、笨手笨腳的動作來討好觀眾和令孩子們發笑。

你可以做一個成功的小丑嗎?你或會說:「為甚麼我要幹,我才不希罕呢!」

可知道小丑他要的是甚麼?孩子天真的笑臉、觀眾的笑聲和掌聲,這些就是他的回報;他的目的就是帶給人們歡樂,觀眾的笑聲就是他的做作成功了。有些人喜歡取笑別人的笨拙,那些滑稽的舉動不就是日常生活中你我的寫照嗎?難道你和我從來沒有笨手笨腳嗎?他們帶給我們歡愉的一刻,怎麼我們不能給他們多一點掌聲呢?

------------------------------------------------------------------------------------------------------------

去年十月的一篇報導一群義工長者選擇當小丑,把握他們的餘暉,把歡樂帶給別人。以下是節錄報導的部份內容。

【明報專訊】保良局有一隊義工小丑隊,成員不是意料之內的年輕人,他們都過七十之齡,從零開始,學習化妝和魔術表演。老就是寶,儉樸的上半生啟發了成員的創意,小丑隊資金有限,他們就想到用舊雜誌剪出一個個星星月亮太陽,貼在白飯魚上,就變成小丑服的一部分。

活力生鬼 擺脫蒼涼形象

觀眾不會介意魔術棒變出來的只是一隻海綿鴿子,而不是一隻會飛的白鴿,也不會因扭出來的汽球不合心意而動怒,因為這班長者義工正面、有活力、夠生鬼,絕對改寫了老人蒼涼嚴肅的形象。

把握餘暉 體驗完美人生

馮恆和余迎操,以及他們的隊友,都說扮小丑給他們一種神奇力量,讓他們能用歡笑感染身邊的人。小丑隊願意以餘下時光貢獻社會,展開另一趟奇妙旅程,把握夕陽餘暉,體驗真正的完美人生。如果人生是一條單程路,回望過去,這就是快樂、無悔。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001/4/ki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