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齡的煜叔和女兒同住,兒孫住在附近屋苑,多年前喪妻。雖然和女兒同住,年青一輩由於工作的時間關係,在節日和空暇才會與他一起進餐,老人家日常自煮自食已經多年。
去年多次在煮食時間打瞌睡,把煮食器具燒焦了,已經三番四次出現這樣的情況,煜叔明白不能讓事情重複發生,遂作出改變,轉為無火煮食,多買兩個電飯煲作蒸煮其他餸菜。煜叔能夠正視自己的問題作出改變,令亞煩要給他一個讚。
煜叔過往的空閒日子約親朋飲茶、打打麻將,日子也挺充實。隨著年月身體機能衰退,親朋見面漸漸減少,見醫生和鞠躬告別朋友增多,失老伴的感觸日漸濃厚,想到前路的問題,終於跟隨老伴信奉宗教,他日可以和老伴在天堂團聚。上教堂與教友茶聚,新丁煜叔與教友雖然有年齡和教齡差距,還是可以飲杯普洱茶食個叉燒包。
怎料一場三年的疫症被困,教會的活動被迫暫停,煜叔為保健康堅持每日走廿分鐘的路到巿場買菜。女兒心裡早已明白老父獨自一人在家的納悶,為他安裝了付費的電視,讓他可以收看粵曲和喜愛的節目。近年眼看他日漸衰老,與兄長協議僱用家傭,兒女的好意最後被煜叔反對。
「勞碌了大半生,有家傭幫忙做家務、照顧為什麽要反對?」煜叔感覺雖則身體機能退化,假若每天等待別人照料,自己變成了一個一無是處的人。亞煩想了想:煜叔自成家後幾十年的家中事務都是由他包攬,今天他還可以自理,三餐自主自煮,在家自在活動,一旦多了一個陌生的女傭在家,即使沒有語言溝通問題,自在的生活日常將要改變。
亞煩身邊的高齡親友與煜叔有著相同的感受,原來不是每一個高齡長者能夠接受家傭照料生活的改變,那麽讓他們自主自在開開心心地過餘下的人生吧!一旦出事了,作為兒女的也不必自責,這是他們心悅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