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問一問



﹙星島日報報道﹚近日社會反核聲音高漲,有環保團體指,過去半世紀全球共有近三百宗二級以上核事故,平均每年有五宗,證明核電並非絕對安全,呼籲政府停用核電。環境局局長邱騰華 表示,現階段不會倉促決定引入更用核電,強調調整發電能源組合會以安全為先,但亦不會貿然停用核電。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429/3/o28w.html

`````````````````````````````````````````````````````````````````````````````````

看了以上的報導“環保團體要求停用核電”,我對能否停用存有疑問,香港人口眾多,我們需要電力的用品有多少?

家中需要電力的電器如電燈、電飯煲、電水煲、雪櫃、電風扇、電熱水爐,電視機;還有冷氣機、微波爐、暖爐、電暖氈、抽濕機、吸塵機等;一些按摩器、按摩椅等都需要使用電力。個人物品如手提電話、電腦、遊戲機、影音產品等。

看看我們「東方之珠」的商業區、住宅區晚上燈光有多少?午夜時分的燈光有多少?我們有多少人口能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地跟隨日光來生活?

`````````````````````````````````````````````````````````````````````````````````

以下是一位學者發表對停用核電的部份文章

葉健民﹕跳出環保的惰性思維

【明報專訊】日本褔島的核災難後,公眾對核電安全的憂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絕對應該以各種行動去表示對進一步發展核能的反對,更要要求政府認真聆聽公眾的聲音,積極回應。不過,假如我們將問題簡化為政府應否增購核電,將責任完全推到政府身上,這種惰性思維大概與政客一貫的避重就輕政治投機所為無異。真正關心環保問題的朋友理應看清問題關鍵所在,明察是非,而非滿足於交差性質的情緒宣泄。

核能的快速擴張,根源在於我們無止境的物慾追求。各地政府以為高速發展才是硬道理,固然要負上責任,但你我沉醉於所謂舒適方便的現代化生活,同樣是罪魁禍首。這個道理,我相信人人明白,但在現實政治環境之中,卻沒有多少人敢站出來指斥公眾的不是。更甚的是,我們的代議士更處處迴避公眾責任,事事更以便民為藉口,哪管政策改變對環境保育是否有利,只會看風駛帶頭反對。這些美其名順應民意、急民所急的行徑,說到底志在討好選民。

作者是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