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食物安全與飲食習慣



由地震及海嘯引致核電輻射的問題,蔓延到空氣和食物污染,很多人現在都注意日本食材的輻射水平對身體的影響。關注食物的安全食用之餘,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民以食為先」美食令人難以抗拒,有移居外地親朋每次回來香港度假總是增磅回去。親友難忘的食物多不勝數,粥麵店的油條、豬紅粥、艇仔粥、蘿蔔糕、炒麵、腸粉。酒樓的點心 – 山竹牛肉、糯米雞、鴨腳扎、炸雲吞、煎腸粉、蝦餃和燒賣,炸芋角、叉燒包、豬紅魷魚等;雞、叉燒、燒鵝、生炒骨、魚頭煲、鹹魚。粉麵店的魚蛋粉、牛腩麵、牛雜、雲吞、水餃、炸魚皮。茶餐廳的脆皮菠蘿包、雞尾包、熱烘烘的蛋撻、雞批;還有砵仔糕、白糖糕、腐竹雞蛋糖水、番薯糖水。

雖然很多香港廚師都已移居外地,可是在材料入口和價格的限制下,食品的種類和味道仍然不能滿足他們的口腹,留港期間他們把上述的食物都吃個不亦樂乎。那一次,朋友回家後經常感到頭暈,經醫生診症是血壓上升,糖尿指數也接近上限。這樣的飲食方式增加了體重之餘也引發了疾病的風險。

某個星期天我們到朋友的屋苑會所卡拉 O K 房唱歌,朋友自購了一些飲品和零食款待 – 啤酒、花生、汽水、蝦條、薯片這些在卡拉 O K 場所必然供應的東西。這些飲料和小食對開腔唱歌的人是一個錯誤的供給,蝦條和薯片都是一些高脂肪、高鈉、高熱量的食品,令人食後感到口渴的食物,啤酒和花生被看成當然配搭的物品,可是它們都是痛風症的源。

父母對子女、親屬都抱著愛的心,我們喜愛的食物都常常讓我們盡興地吃。我們別忘了“利口不利腹”的飲食習性會造成疾病的根源。近年醫護人員都嚷著工作繁重、人手短缺。實實在在他們清閒一點就是我們健康多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