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寫寫塗塗了,也久沒去行山,年初三適逢有已相約好了的群組到東涌行山,立刻舉手加入。早上看天色灰濛,本想拿的相機放下了,穿上厚外套、帶備雨傘、風衣、麵飽和水出發。
到達東涌地鐵站集合點,起行前先去洗手間,東薈城商場人潮如鯽,洗手間像著名食店門外般…男女士均需要排隊﹐女士的隊列約有三十人之多,領隊立下通告如非急需,稍後前行約二十分鐘即可有解急的廁所。
步出東涌地鐵站,眼前是一條巨龍蜿蜒自360車站,熱鬧氣氛像嘉年華,眾多的似是來自各地旅客,人氣令氣溫也驟然高升。眾多的人潮當然需要警察來維持過馬路的秩序,360 車站的員工也同在一旁協助。
阿煩從不認山路,實在是沒法記認,沒東南西北方向感,景點也沒記在心,只管往山上看看、向山下望望,跟著前人的腳步走。
開始熱身的是「步步高昇」走約一百級的梯級,途經東涌小炮台,下斜坡到達馬灣涌公廁,眾人立刻先解決內急,才發覺剛才在一棵盛放花朶的樹下走過,正是一機﹙手提電話﹚在手那會錯過。「這是甚麼花?」…網上搜尋…最相似的是「蘋果花」。
阿煩剛接手一部二手手機,要了解善用它的拍攝功能,當然是要多拍﹙亂拍﹚一點。穿過漁村、逸東(二)邨旁有一片綠田園,拍照時驚動了一隻昆蟲 “ 噗 ” 跳出草叢,飛上了圍網當模特兒﹙龍眼雞﹚。
途經另一屋邨,相距百米的路邊仍然是田園景色—大樹菠蘿、白花鬼針草;轉入村莊小路,魚翅瓜的花朶含苞,地上已有花熟蒂落成果,四代同堂枝葉茂盛果實纍纍,市場上只看到它的果實,原來它的葉形與瓜葉也頗相似。
邊走邊拍,回想上一次走這條路的年月日,那一次的照片因電腦故障,急忙儲存時誤以為已全部備存妥當,重新安裝後發現那一輯相片已被刪除了,幸曾將部份與別人分享,相片回傳未致全部消失。
貼上門神和春聯的村屋,一遍鄉村春節的氣象,右邊的只用竹枝把門拉上,令我想起昔日故鄉純樸的日子…「日不關門、夜不閉戶」景況,隨著社會變遷已今非昔比。
野外的花草很多是有藥用價值,它們各有艷麗美態,炮仗花的含苞、花開、花謝,過往我是匆匆地看上一眼,首次看到花謝時吊垂的形態。
相隔多年重遊,遙看機場航機升降繁忙,第三條跑道是否真的需要興建?另一經歷爭議的港珠澳大橋正在興建中。
大澳漁村隨著旅遊推廣,人氣上升,今天所見的有似是國際學校的學童、郊遊行山的人、單車遊和外內地等遊客,擠滿了大街小巷,左左右右的小食店舖前都排了隊。
原計劃在大澳晚飯,地點只好更改,走向往東涌線的車站,順著排隊的隊列走了幾百米才看到隊尾,群組組員立刻衝上前排隊,估計需要等候個多小時才可坐上車廂;巴士一輛接一輛地駛進車站,約四十分鐘左右我們乘搭了一輛旅遊巴士往東涌站去。巴士公司的調動安排值得一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