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繁花與我﹙二十一﹚

 **搜尋的資料或許有誤,「繁花與我」此文的植物資料只作亞煩個人紀錄和參考。

寫「繁花與我」亞煩一步步的認識植物對人類、昆蟲、鳥獸的影響,也留意到居住的周邊環境和公園,種植的小灌木和樹木似是會定期作更換。近日走過附近的休憩園區走廊,迎面陣陣的花香是來自米仔蘭,早前在另一邊散發清香的九里香好像已被移走,那一棵長滿榕果的榕樹…果實仍然在慢慢成熟中。

近年的極端天氣持續地在世界各地出現,乾旱、暴雨、暑熱、寒流、霜凍等突變的氣候變化,造成農作物失收和園林植物生長的障碍,不但人類要面對糧食短缺、價格上漲,昆蟲、鳥獸同樣會受到食物來源的影響。

過去人類經歷了大飢荒,透過農業科研人員努力研究,改變種植的方式、土壤、植物的基因來提高產量。現今的數碼科技能否為我們解決「極端天氣」「食物短缺」這些難題呢?

玉山紫金牛



玉山紫金牛 – 報春花科 / 紫金牛科。亞煩比對了「柴娃娃植物」網頁圖片…枝莖、葉形和果實,似乎是找對了。拍攝於 2005 年 2 月和 2018 年 1 月。

套筒晚禮服﹙Sinningia Party Dress﹚


套筒晚禮服 – 苦苣苔科。大岩桐屬。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斷崖王子﹙Sinningia cardinalis﹚


斷崖王子 – 苦苣苔科。大岩桐屬。別稱:深紅大岩桐。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小白兔狸藻﹙Utricularia sandersonii﹚


小白兔狸藻 – 狸藻科。別稱:桑德森狸藻﹙Utricularia sandersonii﹚原產於南非。它是一種食蟲植物,利用莖下的小型捕蟲囊捕捉微小昆蟲和動物。容易種植,在適度光照和持續濕潤的環境中生長。2018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彩葉草


彩葉草 – 唇形科。葉緣鋸齒緣或齒緣,葉面色彩變異大,一般以紅色為主,混雜有綠色,黑色,黃色,紫色等。作觀賞和藥用。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細小石頭花


細小石頭花 – 石竹科。石頭花屬。原產於中國黑龍江,分佈於歐洲、俄羅斯西伯利亞等地。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滿天星


滿天星 – 石竹科。別稱:重瓣絲石竹。石頭花屬。原產於歐洲,分佈中國東北、湖南、江蘇。用作觀賞、切花陪襯和入藥。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毛地黃釣鐘柳


毛地黃釣鐘柳 – 玄參科。耐寒,忌炎熱乾旱,適合含石灰質的砂土。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釣鐘柳


釣鐘柳 – 玄參科。不耐寒,忌炎熱乾旱,適合空氣濕潤,良好光線和陽光,作園林綠化植物。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麻葉繡球


麻葉繡球 –薔薇科。喜陽光,稍耐陰,適合肥沃濕潤土壤。生於海拔 500 至 2000 米的向陽山坡,雜木林內。作園藝觀賞和藥用。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紫瓶子草(Sarracenia purpurea)


紫瓶子草 – 瓶子草科。節錄「花卉百科園」網頁資料:食蟲植物裡最矮小的品種,瓶子般的葉下的籠子能分泌蜜汁,引誘昆蟲失足掉落瓶中,瓶內的消化液會把昆蟲消化吸收。拍攝於 2018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萍蓬草


萍蓬草 – 睡蓮科。別稱:黃金蓮。根莖可食用和藥用。拍攝於 2016 年 1 月台灣旅途中。

雅樂之舞


雅樂之舞 – 馬齒莧科。馬齒莧屬、金枝玉葉品種。多年生的肉質灌木植物,分佈於非洲南部。變異的錦邊金枝玉葉,葉片帶有錦邊。拍攝於 2018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舞春花


舞春花 – 茄科。別稱:百萬小鈴。小花矮牽牛屬。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寬苞茅膏菜



寬苞茅膏菜 – 茅膏菜科。別稱:落地珍珠、食蟲草。生長在林蔭濕草地或山坡草地。葉能分泌粘液捕捉昆蟲。初夏開小白花。拍攝於 2018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蝶花莢蒾


蝶花莢蒾 – 莢蒾科 / 忍冬科。別稱:粉團。根、莖可藥用。白色的苞片像飛舞中的蝴蝶,似是混淆並吸引授粉者接近豐富的「食源」。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番茄




番茄 – 茄科。﹙圖 1, 2 ﹚分別拍攝於 2024 年和 2019 年維多利亞公園花展。﹙圖 3 ﹚拍攝於 2017 年 9 月內蒙古旅遊途經的市場。

翼柄煙草


翼柄煙草 – 茄科。觀賞植物。適合長期濕潤土壤,下午或入夜開花,散發花香吸引飛蛾等夜間傳粉者。拍攝於 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藍盆花



藍盆花 – 忍冬科。川續斷亞科。別稱:山蘿蔔、輪鋒菊、松蟲草。原產南歐  。多年生草本,分佈於中國北方海拔 500 - 2300 米的山坡草地。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藍莓



藍莓 – 杜鵑科。星星果。原產北美洲與東亞。果實可食用、作果醬和製成調味料。葉可製茶。藥用外還可作染料。花朵是蜜源植物。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繁花與我﹙二十﹚

 **搜尋的資料或許有誤,「繁花與我」此文的植物資料只作亞煩個人紀錄和參考。

人類早期種植和繁殖是求溫飽,現代大多數人的生活豐足,飲食是各有偏好,食材種類繁多。最近的新聞報導:「澳洲悉尼 Vow Group Pty 取得澳新食品標準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許可,培育肉將於今年 7 月起在悉尼與墨爾本的多家餐廳正式上桌。」 

根據解說:「培育肉是用真實的鵪鶉細胞來培育,一種可持續的肉類生產能減少對環境影響。細胞在 2 萬升的大型恒溫發酵罐中生長,經過適量營養﹙葡萄糖和氧氣﹚補充,每隔幾天可以進行取用。」

這種方式培育的肉,你會食用嗎?亞煩是難以接受,反之,素菜用豆類、菇類、芋頭等蔬菜製作成像肉類的食物,亞煩覺得菜式的視覺和味道都不錯。

聯想起一件往事…亞煩當日的工作伙伴中有一位食素菜的,她自備的午餐常有像香腸、午餐肉、燒鴨的食物。一位貪吃的同事看見她吃得美味,某天終於按捺不住,跟她要了一小片「午餐肉」來吃,哈哈!肉質當然不是真正的午餐肉味兒。

仙客來


仙客來 – 報春花科。別稱:兔耳花、蘿蔔海棠。植株有毒性,誤食未經煮熟根莖會導致頭昏、腹瀉、嘔吐,接觸皮膚或會引起紅腫痕癢。拍攝於 2018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佛甲草



佛甲草 – 景天科。別稱:鐡指甲、金莿插。「中文百科全書」資料:適應性強,耐乾旱、耐寒。在嚴寒期地上部莖葉凍枯,處於休眠期,翌年土壤一解凍即萌發新芽,早春即能覆蓋地面。全草藥用。拍攝於 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空氣鳳梨



空氣鳳梨 – 鳳梨科。別稱:空氣草、木柄鳳梨。「中文百科全書」資料:適應性強、完全生於空氣中的植物,不用泥土可以生長茂盛,並能綻放出鮮艷的花朵。用作賞葉觀花,淨化空氣。拍攝於 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桑樹


桑樹 – 桑科。桑葉有豐富的營養不但對人類有益,還可養蠶,作禽畜和水產飼料和藥用。果實:桑棗又名為桑葚,汁濃似蜜,香甜可口。這株是 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的盆景。

海石竹


海石竹 – 白花丹科。原產於歐洲、美洲。生長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地和海灘。拍攝於 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海棠


海棠 – 薔薇科。葉茂花繁是美化園藝庭園樹材,種類繁多,樹形多樣。可藥用。拍攝於 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粉萼鼠尾草



粉萼鼠尾草 – 唇形科。除用作食用花草外,還可作驅蟲、殺菌、沐浴、薰香安神、盆景。拍攝於 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芸香



芸香 – 芸香科。別稱:臭草、小香草、荊芥七。2018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香港中文大學的展品。我們熟悉的綠豆糖水中的香味就是源自「臭草」。有藥療功效。「維基百科」資料:本種具有刺激氣味,經曬乾後會散發牛奶香味,古時用於驅魔辟邪,葉片經曬乾後是強力的殺蟲劑。

大花咸豐草




大花咸豐草 – 菊科。鬼針草屬。與白花鬼針草如何辨別?亞煩搜尋了多個網頁的資料還是覺得有點混亂。暫時以花苞、白色舌狀花瓣數量、形狀和果實作區別。相片分別拍攝於 2007 年 2 月。2025 年 2 月沙田和 2017 年 11 月離島。

白花鬼針草


白花鬼針草 – 菊科。鬼針草屬。由於白色花瓣先端形狀和中央管狀花開出的舌狀與大花咸豐草不同,花苞黑褐色,亞煩暫把它作白花鬼針草。 2025 年 2 月拍攝於石澳。

小白花鬼針草



小白花鬼針草 – 菊科。鬼針草屬。白色舌狀花瓣比大花咸豐草小,花瓣先端倒闊卵形、淺 3 裂。果實黑褐色。過去在山野間,我們行經時褲管會被它的刺勾著為它傳播種子。2025 年 3 月亞煩在住處附近的公園看見它的三個模樣。

咸豐草


咸豐草 – 菊科。鬼針草屬。「認識植物」網頁資料:咸豐草﹙Bidens pilosa L. var. minor (Blume) Sherff﹚整朵花看起來小小的,尤其舌狀花特別小,它是民間有名的藥草。拍攝於 2018 年 11月。

細葉美女櫻


細葉美女櫻 – 馬鞭草科。原產於巴西、秘魯、烏拉圭。耐寒、適應性強、少有病蟲害,花期長,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植物。拍攝於 2018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 – 罌粟科。別稱:鈴兒草、魚兒牡丹。原產於中國北部,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花多為桃紅色與白色的複色花。全草可入藥。拍攝於 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閉鞘薑


閉鞘薑 – 薑科。別稱:絹毛鳶尾、廣商陸、絨毛白石筍。「認識植物」網站資料:觀賞和藥用。葉翠綠螺旋狀排列,長橢圓形。穗狀花序頂生,苞片淡紅色,花萼 3 裂,花冠管長 1 公分,裂片長圓狀橢圓形,白色唇瓣寬倒卵形,頂端具裂齒、皺波狀;雄蕊白色花瓣狀,基部橙黃。拍攝於 2023 年 9 月中山遊。

番荔枝


番荔枝 – 番荔枝科。別稱:釋迦果。原產熱帶美洲。拍攝於 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燈籠椒


燈籠椒 – 茄科。辣椒屬。別稱:甜椒、菜椒、彩椒。亞煩在廣播電台的飲食節目曾聽說過:「青椒、紅椒、黃椒是同一品種,只是不同的成熟期。」拍攝於 2015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媽咪果﹙Pouteria sapota﹚


媽咪果 – 山欖科。別稱:馬米果。分佈於中美洲。果實可以食用,含豐富維他命和饍食纖維。拍攝於 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新西蘭聖誕樹﹙Metrosideros excelsa﹚


新西蘭聖誕樹 – 桃金娘科。原產於新西蘭。常綠喬木,葉深綠色半光澤,花紅色刷狀。拍攝於 2019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

落新婦



落新婦 – 虎耳草科。別稱:毛川七、升麻、馬尾參、朮活。原產於中國。藥用植物。拍攝於 2024 年 3 月維多利亞公園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