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繁花與我﹙一﹚

春季百花開放 ,每年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展,讓我們看到來自不同國家、地方的花朵,賞花時只顧選美左拍右攝,總是忘了記錄它的名稱,現在可以借助網絡和智能鏡頭快速地尋找名稱和資料。 過程中發現有多種植物的花朵形狀相似,智能鏡頭提供的答案未能全部作準,故此,「繁花與我」此文的植物資料只作亞煩個人紀錄和參考。

每一種植物的花期不同,還有天氣的因素,深深明白「賞花要及時」,歷年亞煩拍下不少相片,過去是刻意帶著數碼相機去拍攝,近年智能手機在手,更加隨意地拍攝,是時候來一個清算。

九里香


九里香 – 芸香科。學名:月橘。在公園矮樹叢裡看見這朵白色的小花,比對了維基百科的資料它的別名很多,不但是七里香,還是九里香、十里香、千里香、萬里香……。當天經過花期已近尾聲,只餘下幾朵花,嗅不到香味。

三色堇



三色堇 – 堇菜科。相片分別在 2012年和 2015年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顏色樣子可愛可以用作食材和餐飲菜餚的裝飾。

三角梅


三角梅 – 紫茉莉科 。別名:葉子花、九重葛、三角梅、簕杜鵑。少年時從長輩口中知悉它叫簕杜鵑,跟杜鵑有什麽關聯? 葉子花、三角梅在形態上比較相似。

千里光

千里光 – 菊科。在大帽山的路邊看見。按「香港野花網」資料,這一種草花是治多種炎病的藥用植物。

墨西哥千里光

墨西哥千里光 – 菊科。別名蔓黃金菊、火焰藤。2019 年3月在九龍公園附近拍攝的藤蔓植物。

垂花懸鈴花



垂花懸鈴花 – 錦葵科。別名南美朱槿。顏色葉形和大紅花相似,一直視它為同一品種,實為同科。年少無知的年代曾經摘下吸啜花蜜。網絡上資料:懸垂的花朵吸引的對象是蝴蝶和蜂鳥。

大麗花


大麗花 – 菊科。別名洋芍藥。紫色的是在九龍公園春季拍攝,粉紅色的在秋冬季節內蒙古的旅途中拍攝。

小木槿

小木槿 – 錦葵科。2024年維多利亞公園花展中可愛的小花朵。

五星花


五星花 – 茜草科。又名繁星花。初見還把它看作龍船花,五片花瓣實在像一顆星。 

少花龍葵

 


少花龍葵 – 茄科。又名光果龍葵、古鈕菜。這一株可用作中草藥的小花,拍攝於南蓮園池的園圃。

心葉黃花棯

心葉黃花棯 – 錦葵科。黃色的小花開在西貢萬宜的水泥車路邊,在沒有護蔭下的隙縫中成長並開出花朵。

木百合




木百合–百合科。別稱非洲鬱金香。2012 年前在維多利亞公園花展的南非展區看到一組顏色和配搭很合眼緣的展品,旁邊有一個「木百合」的名牌。翻查相片時才知道 2010 年到澳洲旅遊,在一個市場的花店已經見過。

木芙蓉


木芙蓉 – 錦葵科。上圖在內蒙古旅遊時拍攝,看上去有點像縐縐的紙質花朵,後來在佐敦谷公園看見重瓣的﹙下圖﹚也是名為木芙蓉,同屬一類。

毛尾鱗芹

毛尾鱗芹 – 百合科。2024年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展拍攝,園展的花品種很多,是否會把它留影,還是看各人的喜好吧!

毛萼口紅花

毛萼口紅花 – 苦苣苔科。2015年維多利亞公園花展拍攝,形狀真的如一枝女士用的口紅。

水仙


水仙 – 石蒜科。2019年春節拍攝,有人以讀音戲稱為「死先」,有歌曲讚譽它,散發的清香令不少人喜愛養植,亞煩愛喝以它制作的茶,也特意掏腰包為它配置了這一個花盆,選擇的球根能否開出重瓣的花朵,還是要看運氣。

水皮蓮


水皮蓮 – 荇菜科/龍膽科。別名捲瓣莕菜、銀蓮花。葉心形,像迷你版的睡蓮。查閱時不同網頁資料顯示科目各有不同。2016 年11月韶關旅遊途中拍攝。

印度莕菜

印度莕菜 – 荇菜科/龍膽科。別名金銀蓮花、白花莕菜、印度蓮。查閱時不同網頁資料顯示科目各有不同。拍攝於 2021年 3月志蓮靜苑,細小的花朵,花瓣邊緣很別緻看似羽毛。

水竹芋

水竹芋 – 竹芋科。2021年12月遊覽香港公園薔薇科的花展,在另一室內展館出口看見一株如穗的植物,末端似是一朵朵的花朵。

水蜈蚣

水蜈蚣 – 莎草科。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看見的小草,少年時,在路邊、田野常常看見,今天才認識它的名字,是一種藥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