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硬幣的故事

出外旅遊總有一些零錢帶回來,餘下的硬幣是無法兌換,只能存起來。現在進入了數碼年代,以後各國的貨幣中還有實體的硬幣嗎?硬幣鑄造的工作和有關項目會否消失於未來?

小時候有幾位親戚是遠航貨輪的船員,回港見面時總會帶上一些手信給我家的長輩,忘記了是否從那個時候開始,亞煩收集了一些外國的硬幣零錢,當年只是堆放在盒子裡,後來收到了一本收藏銀幣的活頁簿;現在回想…為什麽他們會把硬幣送給我?已經全無記憶,猜想是問了一些關於外國的問題吧!

當年並不認識這些硬幣是屬那一個國家,硬幣放進了活頁就算完結了一件事情。過去曾經拿出來看看,按照硬幣的英文字詞在字典查找,搜尋幾個已經需要很多時間,又擱在一邊。亞煩學習電腦進入互聯網年代,也曾嘗試找尋,直到現在終於在網絡上找到一些貨幣資料的網頁。讀了硬幣的資訊才醒悟它不單是日常生活付費和購物的貨幣,還在說一個地方的歷史。

亞煩手上的南非、澳洲、馬來西亞的硬幣圖案中有鑄上英國的女皇伊莉莎白二世頭像,跟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前鑄造的硬幣一樣,顯示這些地方曾是英屬殖民地或租借地的歷史。


亞煩求學時對地理和歷史興趣不大,只是應付考試才努力讀一下,成績怎樣?當然不用說了。現在想把這些硬幣分辨和紀錄下來,看著一些以自身國家語言鑄造的硬幣,才想到流通貨幣這回事,能否搜出它們是屬於那一個國家?幸好今天數碼年代的大數據,和智慧辨識鏡頭功能的幫助。看著網頁的資料,對於收藏硬幣的人來說是要懂儲存知識,硬幣保持良好狀態才得以保障它的拍賣價值,另一個影響硬幣的價值是它的發行年份和數量,還有收藏者的喜好,也是舊硬幣的現今價值的要素。

如今搜查手上的硬幣資料想起地球地域分界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五大洲,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顯示當海員的親戚當年漂洋過海的足跡。現今劃分的是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西洋和北冰洋;七大洲是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

亞煩在維基資料庫粗略讀了一些硬幣所屬國家的資料,有感很多弱少國家的人民,都曾有一些悲痛的遭遇。

在大航海年代,沿海的地方大多數被歐洲的探險家和商人船隊發現後,由於地域是貿易海路必經之地,可以為遠航提供補給和作為中途站,以及發現當地的豐富資源等等利益原因,經歷政權爭奪、內外戰爭、分裂,輾轉成為了歐洲多國的殖民地,最後組織聯邦政府或獨立成國。



2024年6月8日 星期六

環保需時?

近日因「走塑」後,外賣餐具成為多天的新聞題目,聯想起很久以前收到同事送的塑膠筷子和某公司的贈品「不鏽鋼餐具」,由於亞煩很少購買外帶餐飲,物品一直被閒置著。這些餐具設計得很貼心方便攜帶,餐匙和叉子的尺寸比較細小。

上圖的鉛筆是因為長度難握在手上運用,被使用者棄置,亞煩當日把它加上一個紙捲的筆筒來使用,可惜後來被朋友送的筆芯筆替代了被放置在筆盒內直到現在。

推動多年的環保,最近因為即將展開垃圾徵費鬧得沸沸揚揚,亞煩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清潔人員的難處,從垃圾收集桶裡如何去確定那一戶違規使用了非指定的垃圾袋?某區議員說:「或會有居民為節省垃圾徵費,把垃圾倒入水廁沖走造成去水渠淤塞。」亞煩累積過往見到的情況,對此說法非常讚同或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論有否環保知識和常識,結論…是否每一個人都願意為環境多出一分力。

自從設立回收積分換日用物品,確見推動了一部份巿民作出行動,看似是居住在回收點附近的居民。多年前亞煩居住的地方設置了三色回收桶,多次在下班回家時遇見一位嬸嬸手拿著塑膠樽或如鋁罐的小量可回收物,送到設置在地下的回收箱內。有多少人會為小量的可回收物品多走一轉?

物品屬於那一種物料?那一類是可以回收?現在很多資訊存放在網絡上,近年長者一族使用網絡的比較多了,是否人人也懂得在網絡上搜尋環保訊息資料?源頭減廢是否應該先從生產開始?市場沒有塑料物品供應,用家自自然然要「走塑」?

去年亞煩有一部血壓計壞了,在環保網頁搜查一下,這類物品竟不在數碼回收清單上。早前把老舊數碼物品送到回收站,把血壓計一併帶去,職員告訴我剛好在這個星期才把血壓計列入數碼產品回收清單,這是說早兩天送去是要拿回家掉進垃圾箱。

後記:政府宣佈八月推行的垃圾徵費暫時擱置,有關的話題隨著停下來,不管是否可以做到環保的效應,希望大眾能夠珍惜資源,既可節省金錢也不會造成浪費。